工研院於12月2日發表五項關鍵技術,展現工研院從太陽能板回收、設計、測試、發電,以及儲能系統等全方位解決方案。包括讓太陽能模組可回收再生的「太陽能模組資源化科技」,讓廢棄太陽能板可以回收再生,預估回收資源化效益可從6億元提升到12億元。此外,從太陽能模組製造源頭導入循環科技概念的「易拆解太陽光電模組循環新設計」,讓新型太陽能模組從生產起就考量到後續之資源循環與元件回用。另,至於利用室內微弱光源發電的「染料敏化電池技術」,目前工研院跟台塑在台南沙崙綠能科學城打造新一代年產量可望達12萬片的試量產線,朝商品化邁進一大步。而讓新電池和汰役電池可以互相搭配的「RAIBA可動態重組與自我調節的電池陣列系統(Reconfigurable and Regulatable Battery Array System)」,可免除直流與交流電力間的轉換設備,降低成本約45%,可改善64%的系統衰退程度,延長系統循環壽命223%,更可提高電池系統穩定度。這項技術在2019年11月榮獲本年度的「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」(R&D 100 Award)。該技術可用於儲能設備與電動車,目前已經與致茂電子、華城電機、加油站轉型充電站之業者合作,透過回收再利用汰役電池,達成友善環境的目標。
(摘錄自2019.12.3 工商時報 請點閱連結;
2019.12.9環境資訊中心 請點閱 連結)